大润发杀鱼的雨靴,杀入时尚圈?
发布日期:2025-01-13 08:12    点击次数:148
  要说曾经秋冬流行过什么时尚单品,你至少能拉个Excel表格。  不过今年,榜单第一名已经出现了——雨靴。  编辑部的小王感叹:“上班路过三里屯,发现至少5个人都身穿冲锋衣,脚踩低中高三筒雨靴。”  说这句话的时候,他没注意办公室有三位同事偷偷收拢裤管,露出藏在工位下的亮色雨靴。  是的,雨靴就像领导突然的神经,不知何时发作,回过神来已占领大街小巷的各个角落。  地铁里俯拾皆是,打工人用红橙黄绿蓝雨靴凑齐《欧若拉》的应援色;  周末看个音乐节,来Live现场插秧的人比水田唱歌的人还要多。  还有人说,户外人的标配,已经从“冲锋衣登山鞋”进化到“冲锋衣+雨靴”的组合套装了。  喜欢的人爱不释脚,看一遍便被种草,恨不得把雨靴塞进游戏人物的脚掌;  然而不喜欢的人却质疑着这次流行的眼光:  “这不我奶奶的插秧工具吗?”  “丑了吧唧的橡胶皮鞋,小时候宁愿挨打都不愿穿!”  雨靴的雨,是求雨的雨  提起金庸世界,我们自小便耳熟能详一句口号:日出东方,唯我不败,千秋万代,一统江湖。  现在,「雨靴神教」,也正在成为现实世界的大型非正式组织。  最city的人,已经longchamp配上leggings,手拿stanley、脚蹬雨靴,顶着大太阳走进办公室:  “晴天穿雨靴怎么了,穿冲锋衣的人也不在山里上班啊?”  毕竟时髦这件事,就主打一个反差、无用、预期违背,越奇怪就越不奇怪。  而第一批雨靴人,已经成为最忠实的萧敬腾信徒:  “为了这双雨靴,我天天祈祷下雨!” 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,在大城市通勤这件事,本身就需要一些硬实力。  面对通天河随机刷新在四九城的可能,朴实的海淀居民早已套上了雨靴。  “甭管是不是种田鞋了,你就说是愿意在雨中遭殃,还是有靴不慌吧。”  毕竟,在这媲美西天取经的下班路上,现代文明在自然伟力面前不值一提。  雨下的小还能坐交通工具,下的大就从sky变老天奶。  小毛驴直接罢工,小车车、公交地铁全线停运,只有一双穿着雨靴的脚才能走出回家的路。  这时你才明白,为什么每位上海小囡都有长雨靴,不是因为她们想复刻《雨中曲》的浪漫,而是早已被磨平了气焰——  “广东都没遇到快到腿肚子的水,上海遇到了。”  不听老人言,吃亏在眼前,上海嬢嬢会用实际行动告诉你:  甭管是梅雨季还是暴雨季,雨靴在,人就在。  有了雨靴,你将不惧任何恶劣天气,犹如海燕对战暴风雨——  真正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,真正的雨人敢于勇闯脏臭的水坑,变成城市里的佩奇。  “曲曲水坑,能奈我何,就踩!”  穿雨靴踩水,就像打游戏开挂,准备离职前的疯狂蹦哒,就喜欢你看不惯我又干不掉我的样子。  估计雨靴自己也想不到,曾经适配田间地头的它,已经换了新的匹配环境。  不变的是,无论是农村下田还是城市上班,使用者都是牛马。  对另一波人来说,雨靴带给人的安全感不是管天,而是管地。  他们将雨靴奉为祖传保命神器,保护自己不受烂泥地的骚扰。  几乎每个穿雨靴去音乐节的人,回家了都要给自己的“救命恩人”上炷香,暴雨加荒地的场地设置让每个去音乐节的人苦不堪言。  出门前靓丽四射的Emily,回来就变成山里的泥萍。  陷进去拔不出来的场地是帆布鞋的死敌,运动鞋的克星——感谢这个世界有雨靴。  在不知道埋了多少双拖鞋后,才恍然大明白雨靴的好。  它不会让你进去五分钟就找不着鞋,不用在入场前给几百块买的裤子上保,而是温柔的说“乖,不必逞强。”  雨靴不怕脏,不怕累,战损是它的勋章。  人有多大胆,路能走多远,雨靴的使用方式全靠想象。  〓Kate Moss  也是因为雨靴十足的安全感,大家甚至还总结了穿雨靴的公式:  低筒的舒适,中筒的百搭,高筒的安全,过膝的雨靴走天下。  郑板桥写“千磨万击还坚劲,任尔东西南北风”,如今这句话就是对雨靴最好的背书。  穿雨靴,穿的便是一种态度。  雨靴的靴,是时尚的靴  曾经的雨靴,使用者只有两类人,插秧的,和阿童木。  诚然,就像所有人都知道东方不败自宫,雨靴的缺点所有人也都感知的到。  大头,粗线条,缺乏设计感;胶皮,不亲肤,穿久了会闷脚。  现在,户外风已经刮了三年的现在,时尚和功能早已握手言和。  那些看不起雨靴的人,就像之前看不起冲锋衣、老人拖、大肠鞋一样,已经悟了:  “原来不是雨靴丑,是我没穿明白。”  在时尚人士的演绎下,雨靴突然就“洋气”了起来。  虽然但是,时尚的完成度还是在于脸,但大家似乎都在下意识地“想要试试”。  现在,互联网上出现了雨靴“四大门派”:  法国的艾高(Algle),注重户外风与简约设计;  日本的野鸟协会,将专业性能和都市时尚相结合,吸引了热爱户外活动的都市人;  英国的Hunter和法国的Le chameau以经典的防水雨靴款式著称,它们不仅实用,更成为了复古风出片神器。  这是一条鄙视链。  首先(自认为)站在链条顶端的,是hunter的忠实拥趸者。  “这可是个英国牌子,英国人是最懂下雨的!”  作为英国皇室御用品牌,穿上这双带有品牌logo的雨靴,仿佛血统也变得高贵起来。  在某些圈子里,脚踩Hunter雨鞋已经变成了“下雨了,鞋还在”的一种优越感表现。  “曾经的时尚icon黛安娜王妃都穿Hunter,介就是why。”  除了原教旨主义,这群为Hunter站街的人还有另一层考虑,觉得它包容性最强,颜色亮丽,设计前卫,能搭出不同风格的ootd。  红的明艳,适合春天,绿色的复古,层次多变。  黑色的Refined和惠灵顿成了雨靴德比,每次都能激起蛙声一片。  要是无法从配色上脱颖而出,雨靴DIY就是争夺冠亚季的关键。  绘画、贴纸、定制配件,为了心爱的雨靴,人人都是爆改大师。  另一边的野鸟协会则是完全相反的样子,面对对家的的挑衅往往轻嗤一声:  “都倒闭了,还装什么O”,“粉色娇嫩,你如今几岁了?”  相比于Hunter的多巴胺配色,野鸟协会沉稳的几乎一成不变的颜色就是逼格的背书。  他们一边吟诵着“less is more”的口号,一边配上复古风猎装外套。  “请不要叫我Mr.Barbour,请叫我Old money。”  一部分人用贵价雨靴装腔,另外一部分人对雨靴的爱,来自于它的包容性。  雨靴就像大地母亲,它包容的不是脚,而是囊中羞涩,但仍能捯饬的小心脏。  对广大打工人来说,高达五百上千的“雨靴顶流”咱们买不起,几十块的拼夕夕还能犹豫?  拜托,不过是一双胶皮雨靴,本就是穷人专属。  网上买平替毫无负担,这叫“回归初心,装备返祖”——虽然有点味儿。  雨靴本身是平等的,它平等的拥抱身份不同的主人。  I人追求低调,E人强调花哨,把雨靴鞋面当作展示墙就是下雨天E人的必备单品。  “come on,谁能拒绝巴斯光年胡迪雨靴呢?”  而当灵感一旦发作,“只要你不尴尬羡慕的就是别人”,便成了雨靴的第一定律。  hello kitty雨靴你见过吗?小狗雨靴你见过吗?  “别问穿这种鞋上班合不合适,反正阿童木雨靴是最适合发疯打工人的单品。”  就是注意不要穿去迪士尼,免得和川沙失主相遇。  别看互联网的雨靴时尚都是女人的展示柜,#男人穿雨靴tag也在悄悄发展壮大。  朋克是一种精神,更是一种学术精神,雨靴除了能搭连体服,还能配收腿运动裤。  这时你才明白,为什么即便是大晴天打工人也将雨靴稳稳地踩在脚下。  这是一种无声的宣言,向世界宣告:  “我不仅懂生活,还懂潮流。”  生活在别处  雨靴虽好,却也并非面面俱到。  它就像灰姑娘的水晶鞋,穿上美了,但穿的过程折腾坏了。  下雨穿雨靴是安全了,但脚也被捂臭了。  “像在做局部桑拿,建议定期把脚拔出来透透气。”  晴天穿雨靴是美了,但想拍照的心在刚出门时就累了。  更别提雨靴还有磨脚、打滑、开裂的风险,尤其是四大顶流,再贵也逃脱不了雨靴的通病。  Hunter不收口,暴雨天会被倒灌。  野鸟协会不防滑,稍不注意就能住进骨科医院。  第一个穿Barbour骑小蓝车的人,现在已经拄拐了。  “硬得把脚后跟磨坏,还没走到地铁站袜子已经在脚底了。”  除此之外,蕉下有缝、Rockfish是美丽刑具,所有高筒雨靴都闷腿,放着不穿还会开裂。  但即使这样,雨靴还是成了都市隶人的时尚单品,陪着隶人们上山下海,开会散会。  究其原因,便是一场属于隶人的精神胜利——  “穿雨靴的我,有随时出走的可能性。”  可能性是一种幻觉,但是服饰,就成了精神自由的象征物。  既然肉身无法去野外徒步,就买好冲锋衣在街道冲锋。  没有充足的假期接触大自然,就买好帐篷周末开车去山里露营。  脚是用来走路的,鞋是用来帮助人走路的。  而有了防风防水防泥的雨鞋,人就似乎能走得更远。  此时,雨靴不再是对天气的应对,更象征着对城市桎梏的反叛与逃离愿望。  在严肃、规律化的办公室场景中,雨靴是叛逆和反常规的。  中产在逼仄的环境里,试图用一双独特的鞋子,表达对生活的主导权和对个性化生活方式的追求——  所谓隐晦的抗议,就是办公室“黑奴”用两裤腿水发疯,以及拒绝“收到”的权利。  它磨脚,是为了告诉你冬天了,出走记得穿长长的厚袜子。  它很沉,是为了增加你的安全感。  “抱着负重锻炼的心态穿它,重量会给人出走荒野的勇气。”  就连破损了,它都会成为你野外求生的工具。  既能接住泄漏的水,也能成为泡脚的桶,生存与生活就在一念之间。  安·兰德在《阿特拉斯耸耸肩》里写:“以我对生命以及我对它的热爱发誓,我永远不会为别人而活,也不会要求别人为我而活。”  大家爱上不仅是雨靴,还是它平凡外表下包裹着的自由与野性。  是一个个被城市生活压抑的灵魂,在日复一日的循规蹈矩中,依然渴望自由、渴望不被束缚的生活。  正如兰波所言,“生活在别处”,那此物就象征着那个别处。  蹬上雨靴的那一刻,仿佛npc的头顶出现了天音,它告诉我们:  “你可以去任何地方。”